转眼已是乾宁二年的九月了,吕方的**已经逐渐坐稳了丹阳县的地盘,昔日的寺庙里面除了还留了几个和尚在那里装面子以外,其余的人全都在矿上和堤坝上干苦力,用于粉碎矿石的和给炼铁炉的水力鼓风机已经大体建成,炼焦炭的设备也已经大体完成了。 供炼铁用得石灰石、铁矿石,煤炭在堤坝旁的码头上堆积如山。由于大部分都是用水运,所以没有占用许多畜力。看着离自己心目中“大炼钢铁”的目标越来越近,吕方越发踌躇满志起来,至于那些僧人的苦难和血泪,他就一律无视了。“历史的大车轮要往前滚,至于花花草草的被碾到那就只能怨自己命苦了。”吕方毫无负罪感的念叨着,紧跟在后面的范尼僧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说着什么。精通经商建设指导的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丹阳的县令,主抓这个铁矿项目的建设,夏税来的钱粮交上去以外剩余的那点还不够养兵的,若不是吞了善德寺这个大户,有钱有粮还有千余不要钱的劳力,无论如何吕方也搞不起这么大的摊子。范尼僧曾小心翼翼的建议先不要在招募兵士的同时搞这么大的摊子,免得入不敷出,吕方断然拒绝,据后来范尼僧回忆,首先他禀告如果要维持这个建设到了冬季,粮食是够的,但就算算上秋税也没有钱给帛士卒们发冬衣和恩赏,容易造成兵变后。吕方瞪大了眼睛回答:“到冬季?那时候我们都已经到了钱缪的地盘上,莫非还需要用自己的钱给士兵们发饷?”
范尼僧接着问,如果打了败仗怎么办?吕方用看见一个傻瓜的眼神看着范尼僧,说:“如果打了败仗,你认为我们还需要费神为这么多人发饷吗?”被吕方的短视和无耻打败了的范尼僧只得闭住嘴,全心全力的投入到了铁厂的建设去了。
丹阳县到润州治所的驰道两旁,满是待收割的庄稼,沉甸甸的谷穗压得低低的,农民们正喜悦的在田中劳作,仿佛没有感觉到炎热的秋老虎天气,乱离人不如太平犬,这年头能吃个半饱就是祖宗神灵保佑了。这时,远处的道路上出现了一支人马,田里的人纷纷直起腰,眯着眼睛打量,胆小的人纷纷往远处的树丛钻去。有个眼尖年轻人的已经看清楚了军队的旗号,笑着说:“大家放心,是县城里吕将军的兵,看样子是要去府城的,好整齐的装束。”
旁边的父亲放下了心,看来不是来打劫的山贼,却还是给了旁边的小子一脚,骂道:“兔崽子,你高兴啥,这帮当兵的有什么好货色,打过来打过去只是可怜我们这些庄稼人,赶快和我去躲起来,小心被抓起来当夫子,还是隔壁的小三子有福气呀,自己砍断了两手的拇指,不用当兵也不用服劳役,他现在倒是安心的很。”
年轻人被父亲踢了个踉跄,心里颇有些不服气,口中嘟囔着:“那样还叫有福气?还是隔壁村的徐二哥那样才是有福气,功夫出众,当了兵立刻就分了田,什么税赋劳役都没有,连村子里那些军爷对他家人都客客气气的,听说还当了队正,管着十来个人呢,这才是好汉子。”
父亲听到儿子还敢顶嘴,更是恼怒,巴掌拳头一股脑儿的打了过去,口中骂道:“你小子懂个屁,老子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谷子还多,徐二那种穷汉不当兵还能干什么,我们好歹家里还有几石谷子,四十来亩地,不听族长的话去吃那份断头饭有你的好吗?你以为上了战场横刀长槊长了眼睛不往你身上落。”说到这里已是气恼之极,一脚便将儿子踢到在地。
儿子心中虽是不服,口中也不敢多说,也不敢抵挡,只得抱住头闪避,就在这空档,那队人马的前锋已经走近了,那汉子赶紧趴在地上,顺手将儿子的脑袋也按在田埂上。恨不得钻进泥土里躲起来。
那支兵马行进的很快,行军的时候除了号令声外并无一人说话,那年轻人到底好奇心重,偷偷的抬起头来观看,突然听见兵队中有一个声音问道:“这块田亩可是你家的田地,庄稼伺候的的确不错,一亩地怕不有200斤谷子,倒是个好汉子。”
父亲正准备推说是旁人的田地,只求这帮人马早早离开,别惹来什么麻烦,旁边的儿子却大声答道:“正是某家的田地,我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庄稼把式,今年水土都不错,怕不有250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