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也巧,整整一冬天老天爷都没有下半点儿雪花,河南郡各地都已经做好第二年歉收的准备了,偏偏这时候下起了大雪。
晚上吃完饭,李向信步走到山口处,选了一个稍微高一些,又平坦一点儿的落脚处,在雪中举目四跳。
“这个年代的冬天好像也不怎么冷啊!”李向自己心里腹诽一下,顺势裹裹身上的皮裘。不能说李向的感觉出了差错,因为隋唐后,整个世界的气候出现了两次大的寒潮,气象学中称为小冰河时期。
其实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次,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,东汉末年、三国、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,唐末、五代、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,明未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
如果李向知道这点的话,他就会现有时候气候也能影响一个王朝的兴衰与更替,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。
当然小冰河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,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,由此引社会剧烈动荡,人口锐减。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,冬天则奇寒无比,不光河北,连上海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。
最严重的是明末崇祯当皇帝的那几年,有心杀贼、无力回天就是对他最好的映衬。
李向并不去关心这些,他想了这么多主要还是因为特种大队训练的事情。他很早以前就已经叫何峰找工匠制造好了雪橇,对,就是雪橇。本来是想叫特种兵训练时用的,可惜他走的比较急,等从塞外回来了,事情又一波接着一波,也就没有再提。
现在正好要训练特种大队,李向便旧事重提,想到了这个,当然除了滑雪外,李向还准备叫这些粗枝大叶的家伙们学会游泳、化妆侦查等等这些必备的技术。天公作美,说要训练滑雪,这不就下起了大雪?
第二日李向朦朦胧胧听到外边好像有叫嚷声,便揉揉眼,睁开眼看看天色,灰蒙蒙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。听到外边已经声音越来越大,知道大家都已经起来训练了,便干脆利落的起床,揉揉僵硬的脸颊,裹好衣服出了营房。
好家伙,一出来才看到外边依然在下雪,而且好像看上去比昨天的还要大,天地真的已经成了一个笼统的世界,到处都是白茫茫的,李向都看不清楚远处的营房在哪里。
张方洛给他安排的两个亲兵都在营房门口站岗,看到李向出来了,这才走过来询问李向要去哪里,需要他们做什么。李向叫他们去把张方洛叫来就好,又安顿他们,这么冷的天不能站在那里不动,要么进屋里去站岗,要么就到外边多走走,像现在这样容易冻死。
两个亲兵不知所措,以为李向对他们不满意呢,李向又给他们解释了半天这才让他们放心。又耽误了不少时间,张方洛终于来了,满头大雪,鼻孔冒着冷气就进来了。
李向叫他在屋中先暖和暖和,便问他东西取来了没有。张方洛点点头,说东西是取来了,就是不知道干什么用的。李向笑道:“这个天气正好用到,一会儿我带着你们再回一趟山那边的大营地,你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张方洛虽说心里好奇,但又不能催促李向快些走,只能在这里等着。大概李向也看出他的意思了,便笑笑,站起身一边朝外走,一边道:“看来你是等不及了,也好,我也正好活动活动筋骨,走吧。”两人出了营房,朝着训练场走去。
营房和训练场也就两步地,但李向走的却很认真,不时停下弯腰用手攥一些路边的雪看看,有时候还用脚使劲儿踩踩,也不知道干些什么。
见到队员们已经站在那里列队了,李向老脸一红,心道好在刚才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了,要不还不知道睡到什么时候去呢,这些兵士还不得冻坏了。他没有说别的,只是叫张方洛赶紧将取来的雪橇给大家下去。
张方洛说已经下去了,就是不知道怎么使唤,这才一直在这里等着都尉呢。李向脸上有些挂不住了,低声问什么时辰了,张方洛笑道:“已经巳中了。”李向一拍脑袋,心想怎么一觉就睡到十点钟了,赶紧叫他给自己也取来一套雪橇。
看了看雪橇做的不错,够结实,底面儿也够光滑,便有模有样的穿上,这才对着队员们道:“按照我的样子大家都穿好了。”
九个小队便开始各自收拾各自的,沈风的二小队最先穿好,而且沈风还滑了一圈儿,倒是叫李向有些吃惊。招手将他叫了过来问他怎么会用雪橇。
沈风便回道:“报告都尉,俺老家原先是燕郡怀远镇的,后来皇上三征高句丽,俺爹和俺哥都跟着去了,就再也没有回来,俺们全家就搬到了涿郡。前段时间俺娘也没了,正好听说都尉这里征兵,俺这不就过来了。”
李向一听就明白了,原来这个家伙老家是东北的啊,那就没的说了,白山黑水间到了大冬天行走不便,雪橇便是他们的代步工具,怪不得他会滑雪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