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彦对马士英的心思多少有些了解,但他心中担心北虏反复,并不想离开浙省,远离与北虏接触的第一线。
“马辅的意思是让吾携百姓出浙?”王彦冷着脸道。
“然也!”马士英看王彦表情,知其并不愿意离浙,当下道:“清庭入关以来,第一道政令便是除三饷,因此得以稳定北地人心,吾朝却未有减税免赋之举,忠勇侯欲将百姓安置于浙,朝廷便只得加税,恐将引起浙省士绅反对,使朝廷丧失人心!”
对于马士英之语,王彦亦有所知,李闯入北京后有“免征三年”之策,北虏入关后,虏酋多尔衮立即宣布废除辽饷、剿饷和练饷,赋税按万历年间的册子征收,收拢人心,使得北地少有抵抗,迅速稳定基辅之地,而反观弘光朝廷,却未有减赋之举,百姓还要受四镇与左镇掠夺,自然心中有怨,使得民心不附。
现在看来,南京朝廷的快速灭亡,与此也多有关联,而马士英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的大奸大恶之人。
中华历史人物,总是太过脸谱化,认为忠臣就好,奸臣就坏,亡国就是国有巨奸,皇帝昏庸,甚至归咎到红颜祸水身上,实在有失公正。
王彦听马士英之语,心中怒气稍消,但事情还是要解决,因而问道:“百姓安置于浙省,须加税,安置于他处,难道就不需加赋耶?”
“自先帝殉国以来,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已经十分薄弱,如今南都又陷,杭州刚立,对于各地便几乎失去了掌控,只能勉强影响浙省、江西一带而已,至于福建、广东、湖南等地的赋税,就根本没有运送过来。”马士英解释道:“忠勇侯带兵携民入广东就食,朝廷将以广州、肇庆、琼州、雷州、罗定、高州六府封之。一来可助朝廷施加影响,二来可用六府赋税养民,进行安置,实乃当下最善的解决之法也!”
有四镇与左镇之例在前,马士英却任欲于广东建一藩镇安置王彦,使其携民离浙,足见他还是未吸取教训,但王彦对此却并没有拒绝。
他自觉对于朝廷不存在异心,而掌握六府军政之权后,也有利于他对百姓安置,不用担心他人掣肘,再加上王彦在政治上的失败,使得他的心思有些改变,对于权利的渴望,开始慢慢强烈起来。
百姓既然不能于浙省安置,王彦也就接受了马士英的说法,只是他心里对如今的局势,始终存在疑虑,随开口道:“吾愿携军民入广东,亦可敦促广东官员,押解余税进杭,但浙省兵少,吾军离浙后,北虏反复,马辅如何应对?”
见王彦同意离浙,马士英心中一喜,想要将事情坐实下来,立马保证道:“今北虏南岸驻兵只有三万,浙省有方国安、王之仁、张名振等部,亦有三四万众。虽不足进取,却守陈有余,且本辅欲重建禁军,一年之内至少练兵十万,重整朝廷权威,当不惧北虏复来!”
多铎之兵,已过长江,留四镇降兵于江北,而后引八旗兵过淮安,沿运河北去,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复来。
王彦听完马士英之言,其竟然欲重练禁军,虽不知能练成多少,却也微微放下心中疑虑,不禁长出一口气道:“既然马辅已有对策,吾不日便领军民南下,但吾军规制,饷银却要商谈清楚,而且军民南下要耗费的钱粮,朝廷须尽快放,否则吾军民,可走不到广州。”
原本听闻王彦同意离浙,马士英心中还一番高兴,但见他索要钱粮,脸色又立马难看起来,因而苦着脸道:“忠勇侯麾下之军,就按照四镇旧例,兵额三万,每年供应米二十万石,银四十万两,但朝廷现在钱粮紧张,却拿不出来,忠勇侯入广后,可自行以赋税抵之,至于南下的消耗,不知粮十万石,银十五万两可够?”
王彦如今手中之只剩二十万两白银,在加上马士英的拨给,走到广东不难,但将来安置百姓,给士卒饷,确存在很大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