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禄山在后世史书上被描写成一个外貌丑陋不堪,暗藏狼子野心的阴谋家,不过细想一下就会现这根本就是后世人的偏见。
先承认安禄山的演技的确不错,至少在安禄山叛乱之前,也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安禄山会造反。杨国忠拼命在李隆基面前说安禄山的坏话,并不是杨国忠掌握安禄山叛乱的证据,完全是因为嫉妒之心诬陷安禄山,这和安禄山后来造不造反根本就是两回事。
其次安禄山长期拥兵十几万也是有原因的,当时唐朝内地无战事,边境又经常有蛮族骚扰,九大藩镇手里都掌控着人数不少的兵权,安禄山只是其中之一,凭什么就是安禄山会叛乱。
再其次安禄山只是在军队中安插自己的亲信,三镇中的行政权力还控制在朝廷手中,安禄山更不可能在三镇中增加赋税,如果真要是这样做的话,早就被李隆基给灭了,所以从三镇民生来看,根本就看不出安禄山有任何的叛乱迹象。
最后从历史上看,安禄山叛乱时也就控制了两镇的军队,河东藩镇的军权并不在安禄山手上,同时平卢藩镇的控制力也不强,真正控制的只有范阳一镇。
后人看历史不是雾里看花,就是用今人的眼光揣摩古人的事情心理,很多时候只能揣测、推理,至于历史教科书上的记载也就了解一下时间和事件就行了,真要是相信的话才叫真傻了。
甄盛显然不认可甄乾的话,“你心里真是这样想的?”
“孩儿心里真的是这样认为的,难道有什么不妥吗?”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和其他人说,就算是甄盛也不行。
“没有……”,甄盛还是不太相信甄乾的话,“你没有听到什么传言?”
“传言!”说到传言,甄乾还真听到不少,“父亲可是说胡人不可为边将,执掌军权?”
“正是……你怎么看?”
“父亲!那些传言都是空穴来风不足为凭,安帅长期执掌三镇的兵权,有很多人都认为不妥,但如果撤换了安帅,范阳藩镇怎么办?有谁能代替安帅的位子?”
历史上李隆基也多次想调换安禄山的位子,甚至想将安禄山调回京城,但被李林甫阻止了,杨国忠当政后,又有人提出将安禄山调回京城,就连一直认为安禄山必反的杨国忠也不同意将安禄山调回京城,加上安禄山气候已成,牵一而动全身,这时候李隆基也不敢轻易的调动安禄山,事情一直悬而未决。
“这些都是世人一面之词,那么我问你,你认为安禄山会反吗?”
甄乾心中一惊,这种话不应该出自甄盛之口,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。转念一想,不管怎么样自己都不能将心里话说出来!
“孩儿认为一个人要造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,第一手中要有兵权,安帅手中有十几万军队,可是这一点军队根本就不可能造反。第二手下将领要忠心耿耿才行,安帅也具备这一点,但说到造反恐怕没多少人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,而且手下十几万军队会同意吗?第三时势,乱世才出乱臣贼子,如今天下承平已久,李唐正朔根深蒂固,谁又会跟着别人去造反,所以孩儿认为安帅就是想反也反不了!”